本帖最后由 ChenLAer 于 2018-7-9 12:48 编辑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深,能源问题成为限制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能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凭借低碳环保的特性以及在环境教育、产能节能方面的贡献,新能源设施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基础设施,而“新能源景观”作为风景园林学科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值得我们重视并展开相关的研究。因此,我以四川省德昌县麻栗镇安宁河谷区域位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的专业视角出发进行新能源景观规划设计,对其周边村庄的景观质量提升、地区区域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规划设计之初,我设立以下核心目标:明确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理念,了解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恩赐,让人类加强对真实存在的大自然的感知能力,加强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教育意义;在能源循环和地方生态系统之间建立良好的协同联系,让新能源产业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尽量减少景观规划设计的干预,恢复和增强当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承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
鉴于以上核心目标,我把“再生设计”这个概念引入其中,“再生设计”的目的是促进社会文化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即把乡村当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配置本地的能源系统来创建多功能能源景观。我从新能源资源的生命周期出发,运用以下四种策略进行新能源复合景观规划设计:生产、使用、互补、修复。
(1)生产。在所选区域内开发和生产以下四种可再生的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利用当地独特的生物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整合和设计这四种新能源产生的多种方法和尺度;(2)使用。更可持续和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与区域规划、景观设计、旅游规划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3)互补。新能源各有不同的用途和表现形式,消耗的速度、数量也各不相同,鉴于气象分析,新能源之间有互补的自然条件基础,因此,设计可以帮助调整能源的转换和搭配,以及使用流向,从而发展多种功能和使用的合并效应。(4)修复。新能源景观规划设计包括在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共生关系,设计应通过结合环境设计和能源生产加强生态系统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