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芝蓉 于 2025-7-21 01:04 编辑
本项目位于温州楠溪江沿岸的村落内,是一座兼具写生创作与研学交流功能的建筑。基地选址于村落主要公共道路之前,面朝楠溪江绿道,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一侧紧邻村民日常通勤要道,连接村内礼堂与寺庙等重要公共设施;另侧面向楠溪江绿道,便于吸引外来访客。
建筑布局采用分散式体量组合,由四栋独立单元呈垂直地形走向排列,通过一条线性画廊空间串联形成整体。这一空间组织方式有效回应了场地特征:画廊沿村落道路设置,形成建筑与社区的交互界面;各单元之间的自然间隙围合成若干扇形院落,既保证采光通风需求,又创造了过渡性的半公共空间。
功能配置注重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层级划分:首层设置两层通高的主体画室,满足雕塑、绘画等开放性创作需求;配套小型独立画室提供专注创作空间。二层规划为集体宿舍区,采用四人一间布局,强化社群互动体验。特别设置的"挂包"过渡空间,在建筑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柔性边界,既保持视觉联系又确保适度隔离。
本项目通过精心的空间组织,实现了多重使用需求的平衡:既为艺术创作提供专业场所,又保持与村落生活的有机联系;既满足集体生活的互动要求,又保留个人创作所需的私密空间。建筑作为艺术与社区的连接媒介,将持续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意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