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场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设计主题为“水沁金沙”,在生态水域的滋养下,古蜀文化更加璀璨。以 “摸底河的水、金沙文化”为灵感并且作为设计出发点,分别探讨场地的生态可持续与文化可持续,来诠释生态艺术之美,体现公园地域文化。 文化可持续:金沙文化中,出土最为宝贵的文物当属“太阳神鸟”金箔,金箔上的四只飞鸟与十二道太阳芒纹,它们分别代表着四季和十二月份,彰显着古蜀人对于四季的感知。所以我们将公园在三维的空间的规划下融入时间的维度,通过对场地节点赋予“初生、蔓生、落叶、归根”的主题,来重新勾起在紧促城市生活下的人们对时间更替、四季轮回的感知。同时,在场地内打造一条金沙故事轴线,在虚实的空间中继续讲述古蜀人的故事。 生态可持续:摸底河作为见证成都历史的河流,是重要的场地资源。根据上位规划,我们引水入园,打造具有水净化系统的生态水系,维持区域水平衡。并且全园多处使用生态植被浅沟、雨水花园、地下蓄渗、透水路面等,打造一个生态美丽的海绵公园。并且,营建近自然的植物群落,达到乔灌草复层结构模式,高低错落,物种多样,而且避免使用外来物种,尽可能使用乡土植物,展现地域性植物景观。 规划形成“一轴、四园”规划布局,一轴即以金沙故事轴线,作为贯穿场地的叙事性景观轴线,分别通过水与金沙文化不同程度的浸染方式展现金沙的自然风光、王都剪影、千载遗珍以及祭祀场景。四园为唤起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在园中依次布置四个主题园区,包括:以植物康体为主的野趣初生园、以蓄水剧场为主的滨水蔓生园、以生态学习互动为主的诗意落叶园、以大地艺术为主的溯源归根园,并分别赋予其花卉观赏、滨水休闲、山体健身、文化科普、娱乐交流等功能活动。在充分挖掘其生态价值的同时,畅聊摸底河文化、金沙文化,将生态、科普、文化要素、休闲活动有机结合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