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西安绿城·和庐

2022-08-22 发布
首页 / 设计类 1967 0 0

hzyjjg4553

积分:145

私信

本帖最后由 hzyjjg4553 于 2022-8-22 20:36 编辑


从江南的山水诗境,到西安的韵味深藏
以现代生活揭开新体验
以东方韵味元素开启一段尊贵之旅
重拾精神中依恋的情结







秦始皇首创宏大御园,合台、池、林、囿而成猎苑,园名“上林”,汉武帝扩之,形成都市长安。

秦砖汉瓦里载满君王的雄图霸业,唐诗汉赋沉吟着盛世风情,丝绸之路融通了东西文明。岁月在光阴中流转,属于强汉盛唐的文化却在时光中越加厚重。





于项目设计之初,我们对场地进行思考,挖掘基地与城市风貌的关系,以现代的设计手法,
打造诗词画境般的园林居所,营造身在繁华都市,又栖息于自然山水之间的景观体验。


光是过往的印记,是当下的力量,更是未来的生长。


项目的入口,建筑打造了超常规尺度的门廊,庄重而轻盈、扁平而延展,通过两侧回廊进入室内空间,为了减轻回廊的厚重感,墙身采用了光影流涟的透光石进行围界的塑造。

景观前庭空间结合建筑回廊,以四水归堂为仪,轻盈的镜面水景结合阵列式树阵,打造仪式感强烈的酒店式归家入口,诠释低奢隐贵的礼仪归家氛围。


以光影的流动为行为动线,
将情感体验升华于每一处布局和细节中,
构筑一个明暗成趣的现代诗意空间


置身在前场水景空间中,
构建一种视角,安置一些情绪,
等待太阳东升西落,
听风吹树叶,水声滴答,光影流转……



看云卷云舒,时间的流逝,光影的变幻,
听水的律动,感受抽离都市的静谧。
阳光从天井洒,疏影阑珊,
是自然,更是生活。






"人如光,事似影,境随心转,人影不离。



人与山林的相逢,总有美好发生。

下沉庭院是园区内的第一处景观印象,故事从这里展开,古朴的禅意景观,结合置石,塑造出雅致的庭园景观,体现的是“山”与“林”的大美。



拾阶而上延伸着由一层到二层在空间上的统一性与变化生长,以视觉体验为引导,逐步加深行走其中的动线与情绪体验。




中场沟壑纵横的微地形,是结合地域文化,将秦岭山川微缩于其中,而旁边开阔的砾石地则象征着广大的关中平原。



我们精选了一棵黄连木植于庭院中,树冠从庭院下方向上生长至二层平台处,直至长成为参天大树,成为场地的信念和坚守。


大树与矮小地被对比、
深色与浅色墙面的碰撞对比...
沟壑纵横与圆润饱满的地形对比...




明与暗的空间对比、
实体与镂空墙的对比...




把山纳入园子,
遇见素净山林,
营造“入山”的体验。





在这样一个闭合的空间里,打造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冲突的场所,不吵不闹,与售楼处内的人潮涌动的喧嚣形成了巨大反差,禅意而安静。



淡墨浅绛,清雅古朴。浓墨浅绛,清新悦情。

拾梯而上进入中心花园,借鉴汉唐宫殿中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古典园林一池三山为格局,挖池堆山,亭隐林中,廊环其周,步步展山露水。同时运用大量的石头造景、油松造型,再以水景、乌桕树、红枫营造出高贵、雅致的美学体验。



设计将中国古典园林中步移景异的理念彻底的嵌入在了整个示范区里,也是将一种人生体会潜移默化的布置在了园林布局之中。


在形式上延续着自然山水的样貌,
用现代形式表现连绵起伏的草坪、
一张一弛的水景,打造超然世外的水墨丹青。


绿岛清溪,烟云轻雾,
置石默然,低吟浅唱。




辗转几步,
一片清泉雅石映入眼帘,
让人豁然开朗。


厅外有院,院中有林,
松境烟雾,煮茶论道。



云烟缥缈处,坐于廊中赏景言谈,
乐在其中。廊外林风簌簌,
如同知音的琴弦,弹奏清脆的旋律


光线透过格栅,
在脚边投下疏林的斑驳阴影,
也投下了暗藏在心中的山水诗意。
空间的诗意,随着缭绕静谧的云雾,氤氲而生。


小桥流水,夕阳秋影,相映成趣。


立石于园中,营造静谧清幽之意境。








袅袅水气,粼粼碧汤,大雅至苑中。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雕塑的造型抽像于汉文化中的水袖。宽袖大袍是汉服的典型特征,也是古代中华文明雍容大度的一种表现。长安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将雕塑拟物具象化,形成了带有唐草纹的丝绸飘带。

是对古代长安的敬仰,对现代西安的敬意,对未来西咸的憧憬。



运用中国传统水袖元素,将飘逸轻盈的水袖抽象化,在空间中扭转飘舞的瞬间定格下来。




提取唐代传统纹样作为镂空图案,在雕塑上部分做渐变镂空效果,增添雕塑机理变化。


在这个场地,每一个到来的访客都有着自己的人生,有着属于他们唯一的不确定与冲突。而我们则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归属,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这也许是“和庐”给大家另外一种最好的善意吧。


历时四季,叠石理水,以景造园。
过树穿花,踏山觅石,布局有法。


造园与绘画同理,经营位置,疏密对比,高下参差,曲折尽致。为寻得合适的置石体现画意,踏遍四季终寻得黑色玄武石,其色如墨,其身有如刀刻般的痕迹,浑厚古拙,古味盎然。


使用道具 举报

hzyjjg4553

积分:145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