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冯磊 于 2025-9-2 11:39 编辑
副标题整合雨水管理、降低碳排放与全龄社交的沉浸式休憩地标
公园坐落于三里河与妫水河交汇之地,其设计从地理“汇流” 这一核心特质中汲取无限灵感,并升华为生态、功能、形式与感知的多维“融合”。整个公园如同一片微缩的延庆大地,地形起伏代表了区域的生态类型;其建筑、景观与细节皆仿拟自然之形,遵循自然之理——从模仿植物导水的遮阳亭,到如水纹流淌的铺装肌理,共同讲述着水、生命与土地共生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园,更是一座可游、可感、可学的生态共同体,让每一位居民在互动与漫步中,亲身感知自然的智慧,成为生态文明的参与者。
五个维度诠释主题
地理之汇 → 生态之汇
形态之汇 → 仿生之智
肌理之汇 → 意象之融
人文之汇 → 活力之芯
感知之汇 → 无界之学
提升要求:
针对“单调、层次不足”,在老年人活动集中区(如步道周边)打造“围合式花境休憩区”,结合“居民多、徒步需求”,增强景观趣味性。
改造策略:
1、破单调·创层次:通过乔木-灌木-花卉-地被的垂直分层与五感植物设计,打造四季有景、沉浸式的多层次花园,彻底打破单调感。
2、巧围合·造静谧:运用植物软性围合与低矮花池硬质围合相结合,形成一系列具有安全感的“绿色客厅”,为老年人提供静谧的休憩点。
3、增趣味·促互动:通过变化的景致、趣味标识与互动装置,将徒步变为探索之旅,使静态休憩转化为动态体验,增强景观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