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鹿角杜鹃花瓣彩斑形成机制研究

2025-06-10 发布
首页 / 毕业论文 14 0 0

李松禹

积分:0

私信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鹿角杜鹃花瓣彩斑形成机制研究
摘  要
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花瓣中紫红色彩斑是其典型表型特征,其本质是由花青素、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时空特异性积累及相关基因调控形成的。该复杂呈色机制兼具观赏价值与科研意义,为揭示植物花色分化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了天然研究模型。通过对鹿角杜鹃进行观测,选择开花过程中的6个发育时期,在此基础上选择三个时期进行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分析。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观测鹿角杜鹃花瓣与花斑表型,彩斑区颜色从黄绿色逐渐转变为红色,花瓣区则从黄色转向紫红色,颜色饱和度逐渐降低。这一动态变化可能反映了植物花期发育中色素代谢的阶段性调控。
(2)在花器官发育进程中,表皮细胞体积显著膨大且呈现紧密有序排列,同时伴随色素颗粒在表皮细胞中特异性沉积。表皮细胞形态特征通过光学效应调控色素显色模式,形成可观测的绿色、黄至红色、紫色花色斑表型。
(3)对鹿角杜鹃花瓣与花斑的3个生长发育时期进行转录测序分析注释,共有79010条Unigenes得到注释,有5条差异表达基因在所有比较组中出现。在类黄酮合成途径中鉴定出24个差异表达基因,推测主要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运输的基因有CHI、CHI3、DFR、ANR、LDOX、FLS1、C3'H1、F3H等结构基因以及某些转录因子BHLH42、 MYB12、MYB123 等的参与表达花瓣的色素合成,导致花色素大量的合成与累积,最终使鹿角杜鹃花斑从绿色至黄色、红色至紫色。

关键词:鹿角杜鹃;彩斑;转录组学
园冶杯李松禹6.10.pdf (836.67 KB, 下载次数: 1)

使用道具 举报

李松禹

积分:0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